我校開展2022年 “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專題講座
6月24日下午,我校開展2022年“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專題講座。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國家觀賞園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李淑斌博士(研究員)應邀主講。學校副科及以上干部、副高及以上職稱教師及生態環境工程學院、園林園藝學院部分學生參加。會議由黨委副書記、校長段利武主持。
此次專題講座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在全省鄉村振興工作全面鋪開之際,結合學校鄉村振興工作方案,由科學技術處(鄉村振興辦)組織開展的學習培訓活動,旨在進一步提高我校廣大黨員干部思想認識,凝聚共識,全面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會上,李淑斌博士結合自身豐富的理論實踐經驗、創業經歷,以《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為題,圍繞“月季新品種研發和績優品種改良”“在十萬分之一概率里找到一種可能性”、 “帶領20名大學生為骨干的月季創新團隊”“探秘中國鮮切花生產第一縣的科技“芯””、“構建國內月季育種和科研生物資源共享平臺”、 “組建鄉村振興實驗室”等與大家分享他和他的團隊在黨旗下的成長故事,講述青春之聲,展現時代芳華,引領更多青年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此次講座系統闡述了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鄉村振興政策,并結合我省農業農村實際,探索建立首席科學家“科技小院”和清水河鄉村振興實驗室相結合的產學研聯合“村企共建”新模式,突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實現專家團隊能落地,企業研發有隊伍,用深入淺出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案例,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要求、標準、路徑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使廣大黨員干部更加深入地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精神內涵。
講座結束后應我校蘭科植物資源保護與品種選育團隊負責人劉強博士的邀請,段利武校長和科技處負責人陪同,李淑斌老師親自到溫室交流指導。
在場的幾位博士紛紛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將結合這次講座內容,多學習新觀點、新思路和新方法,理論聯系實際,堅持“紅色引領、綠色發展,成材成美、樹木樹人,守護生態、服務地方”發展定位,將科技創新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做好“鄉村振興”這篇文章。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